不只護髮,更是暖心:髮寶屋打造「第二個家」,讓你告別無效保養

新聞標題
🔸意想不到的轉捩點,藏在安全帽裡的洞察
🔸從「頭」開始的深刻洞察:養護與保養的本質區別

IB³ News 蔣友中 / 深度報導

在快速變遷的商業時代,一間店的價值,已不僅止於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。佇立在三重集美街的髮寶屋,作為「回家放鬆」的品牌理念,創辦人潘惠娟表示,在科技快速發達的現代,幾乎人手一頂安全帽,但隨著年齡增長,頭皮保養卻依舊無動於衷,直到面臨皮屑、異常出油甚至髮量稀疏的困擾才開始重視;多年的客戶經營讓她打造了一套系統性養護的頭皮保養祕訣。

意想不到的轉捩點,藏在安全帽裡的洞察

潘惠娟的職涯並非一條直線。與多數設計師一樣,都從染燙剪的技術入門;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,家庭的狀況讓她從高中就早早確立了務實的人生方向 – 學習一門能傍身的技藝。美髮,這項結合了天賦與熱情的選擇,自此成為她堅定不移的道路。婚後,她在短短兩個月內同時完成了懷孕與考取汽車駕照兩件人生大事,展現了其內在強大的決心與執行力,這股韌性也為她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然而一個政策的推行,卻意外讓她打開行業的全新面貌「當年陳水扁先生推行安全帽政策,許多騎士客戶因為長時間騎車,導致頭皮悶熱,開始出油、掉皮屑。」她回憶道,這不僅是衛生問題,更是攸關「頭皮壓力」的健康警訊。

從「頭」開始的深刻洞察:養護與保養的本質區別

「許多人把頭皮護理和去角質混為一談,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。」潘惠娟嚴肅地指出。她解釋,真正的頭皮健康關鍵,在於維持良好的「微循環」。身心壓力大,就容易造成微循環不良,而這也是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案例,潘惠娟老師分享了一位在國際外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顧客案例,這位顧客因長期高壓工作,出現了俗稱「圓禿」的狀況,頭頂明顯缺了一塊頭髮,這對極度重視形象的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。「她來找我的時候非常焦慮,她說能試的幾乎都試過了,但都沒用。」沒有任何特效方案,最後僅靠著養好頭皮的基本營養,才慢慢重新恢復亮麗秀髮,如同貧脊的土壤,是無法長出作物的。
而在髮寶屋髮廊養護中心裡,「保養」與「養護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。前者是讓我們能維持現狀的日常基礎,在生活、飲食等快速變因裡,有效穩住頭皮的健康水平;而「養護」,則是針對已經出現的特定問題,如過度出油、乾燥敏感、髮量困擾等,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深度調理。潘惠娟老師的專業,正是建立在三十幾年的精準判斷與個人化方案之上,為每一位顧客找到狀況的根源,而非僅僅處理表面問題。

IB³ 心視界
IB³ 心視界
文章: 11